中国农民丰收节| 各地迎来丰收时刻,农特产品供销两旺!《工人日报》关注昭通花椒
秋分时节,大江南北,“丰”景如画。云南鲁甸满山青花椒串联起40亿元产业链,黑龙江汤原“蟹稻共生”一亩田产出双重收益,四川苍溪电商直播间里老区果香飘向东部市场……热闹的丰收图景中,各地特色农产品供销两旺成为一抹亮眼的底色。
秋分时节,大江南北,“丰”景如画。云南鲁甸满山青花椒串联起40亿元产业链,黑龙江汤原“蟹稻共生”一亩田产出双重收益,四川苍溪电商直播间里老区果香飘向东部市场……热闹的丰收图景中,各地特色农产品供销两旺成为一抹亮眼的底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9月23日,我国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于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拉开帷幕。走进丰收节智慧气象展区,一项项科技成果扑面而来:“天—空—地”综合气象立体监测体系,实现对农业灾害风险的智能感知;精准农业气象预报体系,结合作物生长模型,开展分区
今年夏天,昭通各地雨情不断,防汛“1262”机制成为一个高频词。“1262”机制是什么?“1262”背后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故事?气象工作者是怎么预测天气的?带着这些问题,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了昭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市气象局局长、高级工程师胡勇。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配合云南省委统战部和云南省新联会开展好2025年“寻美云南·寻找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主题活动,助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决定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寻美云南·寻找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昭通印象”主题活动作
“让沉默的大漆开口说话,让古老的技艺在乡村振兴中重新闪光。”日前,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漆’彩之路”实践团结束为期一周“传承非遗”之旅,在云南昭通留下一处处青春身影。
初秋的清晨,位于赤水河畔的云南省镇雄县鱼洞村仍枕着薄雾未醒,鱼洞河却已先一步睁开眼睛。水声像一串银铃,从峡谷里一路传过来,一抹醒目的“红”沿河岸缓缓移动——红马褂、巡护包、长捞网。那是姚明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镇雄管护站果珠彝族乡鱼
9月18日1时许,昭通市彝良县龙安镇木坪村河坝村民小组突发滑坡地质灾害得益于县镇村组四级联合响应,受威胁的11户53人全部提前转移成功避免了滑坡影响区内人员因灾伤亡。
9月20日下午,昆明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昆明会堂闭幕。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在全省高速公路联合开展暑期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通知》工作要求,强化分析研判,精准化解跨省非法营运突出风险隐患,持续重拳打击震慑,切实做好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各项工作。毕节高速二大队持续强化数据分析研判,于2025年9月12日下午成功拦截
2025年9月18日1时许,昭通市彝良县龙安镇木坪村河坝村民小组突发滑坡地质灾害。得益于县镇村组四级联合响应,受威胁的11户53人全部提前转移,成功避免了滑坡影响区内人员因灾伤亡。
“我正抱着孩子,就接到一个电话。”广东宝妈孔女士回忆,“电话那头自称是办理育儿补贴的工作人员,让我下载应用程序填写信息,否则申请无法通过。”孔女士照做后又被要求“流水验证”,称验证完三年的补贴会一次性到账。然而,10分钟后,孔女士发现银行卡里余额所剩无几。
这世上的故事,有时候比小说还要曲折。我是从手机上刷到这条新闻的。一个叫王晓举的河南人,三十三岁,身家千万,辗转回到云南昭通认亲。他带了一份厚礼,房子,银行卡,和一个失散了三十三年的拥抱。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在全省高速公路联合开展暑期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通知》工作要求,强化分析研判,精准化解跨省非法营运突出风险隐患,持续重拳打击震慑,切实做好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各项工作。毕节高速二大队持续强化数据分析研判,于2025年9月12日下午成功拦截
清晨6时的昭通城,乌蒙山的薄雾还未散尽,清官亭公园的石板路上已响起细碎的脚步声。一群身着练功服的武者分散在古柏下、荷塘边,有的扎着马步,一拳一脚刚劲有力;有的挥舞着长刀,寒光在晨雾中一闪而过。拳风裹挟着呼吸声,与金沙江的涛声隐隐呼应——这是昭通清拳传承百年的日
九月的云南,秋意渐浓,正是硕果飘香的好时节。在云南省昭通市的苹果园里,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昭通作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优质苹果产区之一,承载着万千果农的致富希望。
云南省气象台预计,今天(9月17日),昆明小雨,17~25℃,昭通市北部、丽江市东部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他地区多云有阵雨局部中雨。
李章和任昭通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免去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昭通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职务;
李章和 任昭通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免去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昭通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职务;
李章和任昭通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免去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昭通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职务;
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工作部署,深入挖掘昭通古城特色文化,推进昭通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不断提升影响力、传播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本着“以赛促训、提升服务质量、讲好昭通古城故事”的原则,促进讲解员学习知识、钻研业务、提高技能